知人论世、了解概况是读书的前提所以在阅读它之前我们先对其人其
知人论世、了解概况是读书的前提,所以在阅读它之前,我们先对其人其书稍作介绍。
韩非,约生于韩釐王元年(公元前295年),死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期最为卓著的政治理论家,是一个集先秦诸子特别是法家学说大成从而促成一个崭新时代加速到来的大思想家。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他的一生,正处于韩国横遭强邻侵凌,国土日削,濒于危亡之际。在青年时代,他即多次上书韩王,希望其励精图治,但都未被接受。面对韩王不修明法制,不奖励耕战,反而听信虚言浮说,尊重儒侠,放任工商牟利,以致法度混乱,禁令不行,廉直忠正的法术之士受制于枉法邪恶的奸臣,韩非十分愤慨,于是他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总结了历史上的成败得失,写成了《孤愤》、《五蠹》等几十篇文章,以供韩王参考。公元前234年,秦王嬴政见其文而赞叹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发兵攻韩,韩王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国后,上书秦王主张保存韩国。李斯、姚贾等乘机陷害他,说他“终为韩,不为秦”,建议秦王“以过法诛之”,于是韩非被打入大牢。公元前233年,李斯派人送去毒药,令他自杀。他申诉无门,被迫自尽于云阳(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狱中??。
《韩非子》一书共十万余字,分为五十五篇。就其主体而言,它实是一部政治学巨著,主要论述君主如何才能管好臣民、稳坐江山、富国强兵乃至称王称霸,亦即古人所称道的“帝王之学”。当然,书中除了论述法术、权势等主要内容,也论述了一些君主应该注意的道德修养、政治策略。同时,书中还有一些韩非对世道人情的剖析与感慨,对《老子》的解说,对论说素材的辑录,以及向君主的上书。
第一篇《初见秦》,是韩非初次求见秦王时的上书,所以表现出为秦国出谋划策忠心耿耿的姿态,说辞也大有纵横家的气概。
第二篇《存韩》,是韩非奉韩王之命出使秦国时向秦王的上书,所以主张保存韩国;李斯对此所作的驳议,也因为内容相关而附录在《存韩》中。
第三篇《难言》,是韩非青年时屡次上书劝谏韩王不被听用后向韩王的上书,文章详尽地分析了臣下向君主进言的困难,广征博引,辞采斐然,反映了作者渊博的历史知识与超人的文学才华。
第四篇《爱臣》,主张君主不能过于宠爱臣下,而必须限制他们的权势,是一篇论述治臣要领的短文;文章多用韵语,读上去琅琅上口。
第五篇《主道》,论君主的道术,全面地阐明了君主统治臣民的基本原则及其哲学基础,全文用韵,充分反映出《老子》的哲学思想与语言形式对韩非的影响,是韩非的代表作之一。
- 模拟芯片工程师岗位职责有哪些[图]
- 工作中与同事的思维高度不一致怎么办?[图]
- 货运代理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图]
- PLC工程师岗位职责有哪些[图]
- 在公司里,该不该和同事成为好朋友?[图]
- 「职场规则」该不该和同事打听工资?[图]
- 离职补偿金你了解多少?[图]
- 如何顺利通过房产销售面试?你需要知道这些[图]
- 宝宝的指甲这么小,如何修剪?[图]
- 刚出生宝宝也有“月经”[图]